2018年6月29日星期五

爱的涟漪系列(158):“我们都是佛陀的孩子”



这段期间,很多大专正忙着整理与结束一届理事的活动报告、筹备会员大会与选举、卸任与交待工作、传承工作等等。其实能够静心下来,看看整一年的自己烦恼心是否有调伏、是否有成长更为重要。
这一篇是想随喜一班很用心的一间大专佛教会理事。他们特意千里迢迢来巴生找我和熊爸爸请教,那份愿意敞开自己的心去学习与改变的态度是我们很敬佩的态度。他们想了解佛学会还可以如何再进步和改善。我们就拟了一份”很不简单“的问卷让他们在届理事填写,主要是回馈与整理自己的学习。孩子们的认真态度、处理事情的价值观和信念,就可以从问卷中了解他们。谢谢他们对我们的信任。
后来我们亲自也去了他们的大专附近开了一次3小时会议。也希望让他们看到会议的态度是可以如何进行。第一:不离了解佛陀是如何引导僧团(和管理佛学会的态度)、第二:学佛与佛学会的大蓝图。
为什么要学佛?就好像我们在大专要专研读一门学系一样,以便能够在自己的生命里实践并尝到给以自己与他人快乐。而学佛的利益,不只今生带来利益,而给来世带来利益。不只给自己受益,而会带给家人、身边朋友幸福。
所以,我们在大专3至4年学佛是有规划的,而不是只是为了“搞好”佛学会,让更多人可以来参与“活动“,可是又不能让自己”太忙“、“人际要比较和谐”等等。那么可能我们只会关注的是”参与人数“,和活动的性质要比较倾向”大众所爱“、找自己合拍合作就好。
这只是以我个人的学习,可能还有其他善友也有很多的体验和成长,只不过他们都在默默地各个角落学习着付出着扶持着。
各个大专佛学会的目标方向有了之后,就是以“闻思修”来行持自己的学习导向。
1. “闻”:让自己包括想要学习的会员,来听闻让自己受益的佛学与正法,以便更认识和了解自己,更可以让自己“修慧”。最重要是能够分辨正法、解开学佛群疑、提升对佛学的兴趣课题。例如:佛学讲座、佛学分享。
2. “思”:让自己和会员们可以有机会听闻后一起分享法、讨论法,以便对法更深入的探讨与生活举例。例如:佛学班、读经班、佛曲分享、佛陀经典故事/法句讨论、电影分享等等。
3. “修”:
3.1 让自己和会员们可以有机会修布施与持戒,以便可以在生活中修福。例如:供养僧团、在校园布施笑容爱语关怀、守护自己的身心(和理事例常“心与心交流与自我反省”)、给以家人的温馨感觉(让游子们有个安住的家后可以学习安住自己的心)、当会员们来参与佛学会活动时,会给以关怀(煲糖水大家一起喝)等等。
3.2 让自己和会员们可以有机会学习安住自己的身与心,让自己学习到减压的方法、放松的方法、守护正念的方法。例如:禅修班、慈心班、茶禅、正念班等等。
有孩子问:”那么不是很多活动?不是很忙?“
一个只是听闻而不去讨论,”以为“自己听到是这样可是却不是。所以讨论很重要。如果只是讨论讨论,而没有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,都不知道到底讨论的方向正确与否。如果只是听闻和讨论,而不去修持在自己的生活中,那么力量就容易消退。因为没有尝到法。
所以,不是因为要”闻思修“就要办”多多“活动,而是要分享”有素质“的学佛机会。有些活动我们其实知道,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和他人的”舒适方便”而办,为了“以前的理事留下来”却不了解价值而遗弃或盲目保留。
不用多,”闻思修“各一项,而且它们彼此都是一体的,谁也不可缺谁。
佛学会不一样的地方,是
1. 自己想学佛
2.自己也想和其他朋友一起学佛
3. 你拿起职位不是要展现什么,而是想付出一份力(布施),想继续亲近善知识、听闻正法、如理思维、法随法向。
4. 不会因为自己没有被投选重要职位而气馁或失望,因为无论自己在哪一个位置都不会影响自己学佛的方向。反而会与自己的善友一起规划自己在职的期间,如何让自己与他人受益。
5. 不会期待某个职位的善友一定要展现”如佛“的素养
6. 每个人都是自己业的主人
7. 来来去去看到同样的佛友,没有问题啊,如果自己看到这是”闻思修“的旅程。
非洲有一个谚语:
”一个人当然可以走得快,可是一群人就会走得远“
祝福每一曾经见过的孩子们。继续对自己与他人行善哦!
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