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2025年5月23日(星期五晚上)
莞宁熊姐姐成长心得
说说为什么我一直坚持把孩子带到课室外上课程。学校的时间,空间都太有限了,加上课程内容限制,我总觉得我可以做的实在太少了。我始终认为孩子除了知识上的学习,心灵成长是应该排在第一位的。
我唯一的期待是我们大家可以一起在自己、孩子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---- 学习把自己照顾好。那不管未来孩子们面对到什么挑战和困难,种子可以悄悄发芽,提醒他们:我可以用温柔的方式,好好地爱护自己。
我们的课, 是从一个简单的抛球游戏开始。除了练习肢体协调, 其实也在练习心的力量。游戏的过程孩子们反应超可爱的,有紧张、有放声大笑、有满脸认真,也有小小的沮丧。我看见他们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学习坚持,也看见他们用自己的方式,在问题里找到方法。我想最重要的是,孩子们学习到了:失败了没关系,愿意再试一次就好。心的韧性,就是最好的学习。
游戏后熊妈妈与孩子们探讨「快乐是什么? 怎样才能快乐?」这才发现我们的快乐可以很简单,也可以很困难。我欣慰的是孩子们回应里,他们的快乐很纯粹,也没有建立在太多的物质和手机上。
反倒是我在反思的时候发现,我的快乐好像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了,因为有太多期待,也对自己太过要求。所以带孩子们来上课,不只是孩子们在学习,我也在一起学习——让快乐,变得简单一些。
熊妈妈分享《安的种子》绘本,非常打动我。我发现自己常常像故事里的“本”,心急、着急想看见结果;有时候也像“静”,总想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。但其实真正重要的是先把自己安顿好,静静等待花开的时刻。
在分享之后,熊妈妈引导孩子们讨论:故事里的人为什么成功,为什么失败?让我惊喜的是孩子们立刻就能说出“身”和“心”对结果的影响。
我们也一起认识“身体”与“心”的不同。熊妈妈用茶水比喻心的状态,孩子们马上能理解,甚至举手分享自己“心混乱”的时刻。
我们也练习用不同的方法,善用五官的感觉——用手、耳朵、眼睛,让自己的心慢慢安静下来。在专注聆听、用动作帮助专注的练习里,孩子们一开始还有点紧张,但几次之后,他们就越来越自信、越来越稳定。原来,心,是可以练习的 

整堂课,笑声不断,连我自己也笑了一整晚。课程的内容丰富、节奏刚好。尤其是“照顾身心”、“让身体与心合作”这类抽象的概念,我原本还担心二年级的孩子会听不懂,结果发现是我多虑了。熊妈妈和莎莎真的太用心了,课程设计简明清晰,温柔又有力量。
愿我们在陪伴孩子的同时,也学会温柔地陪伴自己。一起练习照顾身与心,一起练习成为温暖的大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