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年初九,想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新年的故事,和大家一起学习华人文化与礼仪所留下的背后价值,并把这个价值分享给下一代,而不是分享一些自己也不了解的习俗的恐惧和迷思。
我还记得小时候,唯有在新年期间,特别会见到很多很多亲戚。那个时候熊公公熊婆婆就会在旁一一介绍,其实甚至于连他们自己也不懂如何称呼。后来结婚后随着熊爸爸去了怡保,熊爷爷和熊奶奶也会一一介绍。
华人所谓的“开枝散叶”就是这个意思。
对称呼这件事,会出现两种情况:
一就是硬性要孩子们记得,不然会被说没有家教。
二就是随便,赞叹西方国家习俗更好,称呼“uncle、aunty”可以打天下。
而我觉得能够称呼多少就多少。的确我这样做,会让我爸爸妈妈很安稳,知道我在尊重他们的家人。我还能见到他们是福气。没有他们的付出,我们年轻人怎么存在呢?一个称呼代表一个人在家庭的位置和角色,代表他在一个家谱里的价值。因为他们有这个观念,所以我会尊重。
小时候我特别记得常常和爸爸妈妈来往的亲戚,所以称呼自然不是一个问题。来到青少年期时,我爸爸妈妈特别交代初一初二是留给家人亲戚的日子,所以我会约同学们拜年都是初三初四的事。
现在,有些家庭成员一新年就出国旅游,连长辈也觉得“懒得见人”,晚辈自然就会“入乡随俗”咯!有些家人呢,因为过往很多的纷争与冲突,索性能够不见就不见。有些年轻人不喜欢被问很多事情而选择拿了红包就走人,借理由说约朋友聚餐。甚至于人影都不见,要爸爸妈妈代拿红包。还有些家人因为怕“天气热或麻烦”,选择在家看电视节目。所以一年一次的家庭聚会显得比同学会还来得陌生和无聊。
我觉得“感恩”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快乐价值观。可是感恩不是天生就有,感恩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、观察和省思后,自然而然,我们会觉得现在所得到的都是不容易的。我们和孩子都需要学习如何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。当有人问些我们不喜欢的话题时,我们就可以学习不一样的应对模式。而不是一直把问题都指向他人,觉得自己委屈很难反驳,心想如果可以的话下次不想再见到对方。
新年,您长大了。您肯定先能够接纳本来的自己~没有男女朋友、没有很高薪水、没有想结婚、没有工作、没有想生孩子、长得和别人不一样。。。等等。
有人问:“你的薪水多少呢?”
有人问:“没有男女朋友?
有人问:“是不是自己要求太高?”
有人问:“什么时候要结婚?年纪不小了!”
有人问:“什么时候生孩子?早点生比较好!”
有人问:“做么还找不到工?”
有人问:“孩子成绩好吗?”
以上的问题,我觉得有一个基本态度是需要有的,就是幽默感。幽默会是可以把事情看得非常轻松、甚至于可以自我幽默一番(记得不是自我贬义)!很多时候,我觉得我们不需要too serious对长辈们的问题,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互动,在他们的时代,成家立业是快乐幸福的保障。所以通常围绕都在这个框框。我们了解了尊重就好。
我会说:“薪水哪里可以说的?等下拿来比较就都不爽叻!”
我会说:“有,很多男性女性朋友。”
我会说:“嗯。。。您说说看?”等他说完就ok,自己说:“👌”。
我会说:“ok,ok,ok,ok”
我会说:“等有缘人来投胎!”
我会说:“工不找我!”说完马上抱住对方假假大哭。
我会说:“ok,ok,ok,ok”
OK👌真好用!
我们不是在新年期间交上成绩册。我在新年期间只想给您大大的拥抱、甜蜜的笑容、诚恳的祝福。
初九的那一天,早上办完了“过着吉祥的每一天~善友篇”儿童工作坊后,就到爱心树和朋友们见面拜年。这也是爱心树第一次有类似这样新春活动。我们都觉得很温馨,希望爱心树明年有机会可以再办。
年兽、祟怪兽、女娲(称为wa,不是wo哦!哈哈哈)、灶王爷让我们年故事增添很多的色彩!我很喜欢说新年故事,真的带给我们很多美好的回忆,也让这个新年变得不一样!
让我们有机会和朋友、孩子们、爸爸妈妈们一起整理这一年来的“柴米油盐酱醋茶”,了解我们爸爸妈妈的原生家庭一步一脚印所带来的“当下”。
愿大家幸福、快乐哦!
新年旺旺哦!
熊妈妈 合十祝贺
2018年3月6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