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2025年8月16日(星期六)
以下是王老师心得
分享

(每次的開場白好像都一樣,哈哈哈~)
感謝熊媽媽和「愛心樹」的邀約,也謝謝義工夥伴的陪伴,還有每一位來上課的小朋友。
其實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好好說故事了。原本還跟自己立下目標——在學校每週至少要講一本繪本,結果卻一直沒做到。所以這次能再一次分享繪本,真的特別珍惜。
不過,每次停了一段時間後要再說故事,總會覺得焦慮和害怕。尤其現場有家長或大人在的時候,就更容易覺得不自在,怕自己說得不好,怕會把一本好繪本講得太沉悶
熊媽媽提醒我:不忘初心。誒是啊,最初的初衷,不就是把自己喜歡的好繪本分享給大家嗎?當重新憶起提醒自己這份初心,就不會再糾結做得好不好,比較不焦慮了 


當熊媽媽問我想講什麼故事時,我只是隨手翻翻手邊的書,看到劉旭恭老師的《好想吃榴槤》,當下就決定:「就是它了!」這本故事簡單直接、可愛,也是我一直很喜歡的繪本。
配合榴槤的主題,還要特別感謝智仁帶來本地四眼工作室自創的桌遊 —— Durian Runtuh!(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他們的專頁訂購
)

至於說故事的環節,我還是老樣子:讀、講、提問。幸好大小朋友們都很「給力」,笑聲一陣接一陣,也慢慢把我的信心撐了起來。我特別喜歡孩子們看到小動物對榴槤的反應時的表情,尤其是小老鼠暈倒那一幕,大家的笑聲和笑臉,現在想起來仍然溫暖。
後來臨時加碼,推薦+介紹了兩本拉拉書——《好想吃》和《好想扮鬼臉》,我發現有“特異功能”的書,不用特別的技巧,卻很容易就可以讓孩子們喜歡

最後與大家做了一個創意榴槤手工活動,又帶給我一個小驚喜:原來有些孩子,從來沒有真正看過一整顆榴槤。這才想起我們在大城市裡買榴槤太方便了,榴槤都是已經開好、包好,甚至直接送到家,孩子看見的時候只剩下盒子裡黃澄澄的果肉,卻不認識榴槤原本的樣子。這個小小的發現,對我來說挺特別,熊媽媽也趁機提醒孩子們:生活裡要多留心觀察,就會有很多驚喜和學習 

今天的分享,不只是與孩子們的快樂時光,
也是我重新找回的那份單純的喜悅。
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